滑模组装
施工步骤: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下水平钢筋→安装提升架→安装内圈→安装模板→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架→安装中心拉杆→安装液压提升系统→检查、试验插入支撑杆→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(滑升2m后)→试滑升→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(滑升2m后)→正常滑升。
1、滑升平台组装
滑升平台组装前,首先应在滑升起始面上找准中心,划出提升架内腿的半径位置,用经纬仪根据划分的角度,找准提升架的正确位置并用墨线弹出(或根据计算的弦长,用钢尺量出个提架的位置)。在组装前可以将环筋绑扎**度1.3m。
根据测定好的提升架位置,将提升架逐步吊装就位,并作临时固定,注意提升架相互之间应等高。同时应注意提升架腿底部与模板底部是等高的。
2、安装围圈
围圈外侧坡度控制值为0-2mm,内侧坡度控制值为2-4mm。两提升架之间的围圈不得出现两个以上的拼接接头。
3、安装内外模板
模板是通过铁丝绑扎与围圈型钢固定,安装时每块模板上、下各绑扎一道铁丝,在进行模板安装时一定在将模板的坡度控制必须符合要求。在有洞口的模板位置同时应将洞口的木板封好,小于1m的洞口应及时将木盒放入,注意所有木封板及木盒厚度均应小于墙体厚度,每边小2-3mm。当洞口尺寸较大时,要提前做好模板,模板应加固好,同时对洞口处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加强钢筋。
滑升至2m高时,将吊脚手架安装好。外吊脚手架安装在外平台下挑梁上,内吊脚手架安装在内平台下挑梁上。在吊脚手架的上端和下端都应设置防坠设施,如扣件、销轴。等吊脚手架装好后,将安全网全部满兜,绑牢。
4、安装中心盘及拉杆
中心盘为钢板,拉杆是由圆钢、花篮螺栓组成。调整收紧拉杆时先将所有拉杆全部预紧,然后用水平尺放置在提升架下横梁上,收紧拉杆,直至提升架横梁水平为止。
5、安装动力及液压系统
安装 及控制台,千斤顶按1.4 m左右均匀布置,连接好油路。再连接油路时要注意千斤顶的分区。安装动力及照明电路,液压系统加油、试压,排气。
滑模施工
滑升程序应分为初滑升、正常滑升和末滑升三个阶段。进入正常滑升后如需暂停滑升(如停水停电等),则必须采取停滑措施(停滑时施工缝应做成V型)。
1、初滑
待滑模设备及钢筋、模板施工完成后,便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。初滑时,将混凝土分层交圈浇筑至模板高度的2/3高度,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,待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.2~0.4Mpa时,进行1~2个千斤顶行程的提升,并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凝结状态进行全面检查,确定正常后,即可转为正常滑升。
初滑阶段应根据初凝终凝时间确定初次提升时间。初次提升的速度不宜过快。
2、正常滑升阶段
每次正常滑升时,先将模板升起5cm,即提升千斤顶1-2行程,当砼出模后不坍落,又不被模板带起时(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,砂浆又不粘手指),即可进行滑升;正常滑升阶段混凝土浇筑高度每次高度不宜大于300mm,每次滑升间隔时间为1-1.5小时。
当滑升2m时内、吊脚手架,瓦工站在吊脚手架上对表面作原浆抹光。若出现蜂窝、麻面及较少的裂缝时,应立即将松动的混凝土凿除,用高标号砂浆压实;若出现塌方、较大的拉裂时应立即停滑,支模补实混凝土。每班使用水平管校核一次千斤顶标高。
注意:每一混凝土浇筑层面上,至少应留置一道绑扎好的水平钢筋。
4.1 滑模结构布置形式
1、提升方式:滑模提升方式为支承杆埋入式。
2、支承杆埋入式的特点:
支承杆埋入式滑模是在提升架上安置千斤顶,支承杆选用Φ48x3.5钢管,并插于混凝土中,千斤顶采用QYD-60型。主要由模板、围圈、加固、提升架、内外平台、爬杆、千斤顶、高压油管、液压控制台等组成。此种施工方法,在滑升过程中,支承杆一直插在混凝土库壁中,整个滑升系统比较稳定、安全,能够确保工程质量。
4.2 滑模方案设计
基础施工完成后,在周边甩出筒壁钢筋处进行混凝土凿毛,并用清水冲洗,漏出石子,然后开始进行滑模设备安装。滑模装置包括:模板系统、操作平台系统、液压提升系统、施工精度控制系统及水电配套系统。
1、模板系统
滑升模板系统包括模板、围圈、提升架,其作用是根据已知图示尺寸和结构特点组成成型结构,用于砼成型。其在滑升时,承受新浇砼的侧压力和模板与砼之间的摩阻力,并将荷载传递给支承杆。模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结构成型要求,还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,并适应滑升各个阶段结构的变化要求便于调整。
1)模板外模采用4mm厚花纹钢板,内模采用2012.2512标准钢模板配以少量的1512及1012组合钢模板,模板连接及固定采用U型卡和铁丝绑扎,U型卡拼接(每条拼缝不少于3个)。
2)安装好的模板单面倾斜度:内模板垂直,外模板上口向内倾斜。
3)模板采用平整度较好钢模板,拼缝严密,表面平整。
仓壁预留洞口加固
对宽度≥1.0m的预留洞口或施工洞口,采用框模加固法,即在木材制成的框模内侧进行钢支撑加固(见附图),漏斗平台处的施工洞口在漏斗施工完成后绑筋支模浇筑封口。